close

3劇照.jpg  

十年前,台南市一群高中學生聯手演出一齣舞台劇─「禮義之家」…

 

   老實說,老胡的高中生涯過得有些荒唐,但從另一個角度看,也可以說是「多采多姿」。當時父親的工作剛轉換跑道,每天與母親早出晚歸,從台南到新化經營餐館,根本無暇過問兒女在校學習情況,我又剛從高中聯考的壓力中解脫,唸教科書的動力明顯鬆懈,一旦面對許多好玩的事物,怎禁得起聲聲誘惑?

   當年的台南二中,以社團多又好玩著名,功課比不上南一中,至少在「玩」這方面是不遑多讓的。打從我進了二中校門,便開始「跟著感覺走」,一頭栽進幾個社團,先是太極拳社,接著參與行義童軍團,這樣還不過癮,加入國樂社更讓我全心投入,課餘遊走在各社團之間,每天都過得充實又快活,玩得不亦樂乎。

   只在校內參加社團活動,其實對功課的殺傷力還不嚴重,真的讓我玩出了界,幾近忘我的,是在高一下學期。

   民國六十年,全台熱烈慶祝國家「花甲大慶」,救國團台南市團委會配合策畫一齣話劇公演,劇本由南一中路汝慎教官、台南家職(家齊女中前身)傅峻教官共同執筆,傅教官並擔任執行導演,演員從台南市各公私立高中推薦人選,由傅教官主持試演甄選,第一階段大約錄取四十人,依每人的特質分派適演角色,南二中總計錄取五位,人數冠於各校,胡某人為其中之一。

 

1說明摺.jpg

「禮義之家」的主題嚴肅,卻以喜劇形式呈現,對編劇、演員都是挑戰。

 

 

   傅峻教官是這齣話劇從無到有,從有到備受好評又加演數場的靈魂人物。傅教官個子瘦小,嗓門卻很大,不確定他是不是政工幹校影劇系出身,可以感覺得出來他對戲劇的癮頭不小,舉手投足之間充滿「戲」胞,似乎演戲、導戲才是他的專長及最愛。

   記憶中,傅教官還有另一個「癮」──菸癮。對於一群從無舞台劇演出經驗的毛頭大孩子,要他們嚐試揣摩不同年齡層,性格、職業各異的角色,那真是極大的挑戰。在排戲的幾個月裡,傅教官幾度喊啞了嗓子,導戲的勁照樣源源不絕,菸照樣一根接一根的抽,好像在女校當教官稍有顧忌的菸癮,終於找到一處可以盡情渲洩的地方。

   「禮義之家」是四幕喜劇,主題配合宣導「國民生活須知運動」,這麼正經八百的主題,若不穿插一些輕鬆劇情及引人發噱的對白,如何能激起觀眾的共鳴?剛開始走位、對詞,笑場連連,總難入戲,隨著演出時間逼進,排演的時間便越來越長,傅教官的臉色越來越凝重,嗓門也越來越高,重視課業的同學,不是決定棄演,便是退而求其次,自願改演戲份不多的小角色,換取可以抽身唸書的時間。當時南一中、省女中同學應該都有這樣的掙扎,唯獨具僑生身份的黎抜佳全心全力投入,相當活躍,將戲份頗多也相當討好的「李毅」演得十分成功。

 

4劇照.jpg 

不管演老演少,下台卸妝後,他(她)們都才是十六、七歲的高中生。

 

 

   大部分同學和我一樣,玩得幾乎忘了功課的存在,在排戲緊鑼密鼓階段,每天上學時書包裡只裝了個便當,索性書本都懶得帶,反正學校已核准全天公假,根本不必上學,不與書本打照面,可免天人交戰,因為「欲讀無心,不讀心虛」。以功課為重的同學,會自動抽空回學校上課,就算人在排演場,也是安靜的在某個角落手不釋卷,他(她)在戲演完之後,功課照樣跟上,也考上理想大學,不像咱這些毫無警覺的人,到大考迫在眉睫,才驚覺提槍上戰場居然缺了子彈!

   沒輪到排戲的空檔,大夥各自排遣時光,有人彈吉他唱歌(當時最流行的西洋歌曲是「Let it be」「Yellow River」「Knock three times」等),有人翹去出遊蕩,我則多與同校的白文強躲在小房間裡唱京劇。小白的父親是軍醫,也是票友,家裡有二胡,和一堆京劇唱片,我們最喜愛「長亭會」(伍子胥逃出樊城,中途遇故友楚大夫申包胥班師,對他哭訴冤仇),一面聽唱片,一面用心揣摩唱腔,居然模仿得有板有眼,至今仍牢記那扣人心弦的唱詞:

未曾開言我的淚先流,尊聲賢弟聽從頭。

恨平王無道貪花酒,他不該父納子妻理不周。

我的父諫奏遭毒手,白髮的老娘也斷了頭,

殺我的全家三百口,就是那雞犬也不留,

提起我的怒氣沖牛斗,不殺那平王恨怎休?

 

 6劇照.jpg

都不是職業演員,演起男女對手戲難免顯得生澀。 

 

民國六十年九月六日,「禮義之家」在台南市育樂街「台南學苑」首演,獲得不錯的評價,師生們過去幾個月來的付出沒有白費。接下來的十幾場演出,各校學生陸續前往觀賞,除了從劇情中多少領略「國民生活須知」,另一個重要的任務,便是為各校選派參演的同學捧場助陣,在舞台上的演出者,當然不能在師長同學面前漏氣,演得格外賣力不在話下。

由於排演的時間很長,不但自己的台詞背得滾瓜爛熟,連相關角色的詞也熟得不得了,偶爾碰上對手忘詞,還可以藉走位擠眉弄眼,低聲為人提詞,相互解圍。演出的場次越多,演技就越放鬆,有時興起,甚至擅加台詞,在台上玩得忘我,尤其見演對手戲的同學微微一怔的模樣,心裡頓生莫名爽快!

到加演的最後兩場,有人乾脆向傅教官報備調換角色,玩箇盡興,我就曾和黎抜佳角色互易對軋,差點在該正經相向時笑出聲來!

再好的戲也有落幕之時,在台南學苑數月朝夕相處,學化舞台妝,學釘布景,打燈光,然後粉墨登場,初嚐人生如戲的滋味,當演完最後一場,那個離別賦歸的午後,大夥兒都依依難捨,拍照、寫紀念冊,約定日後出遊聚首…當日情景至今難忘。

順便透露,老胡青澀的初戀,也發生在那段日子裡,既要演好台上乖寶寶角色,台下又趕著嚐試現實生活裡的小情人角色,哪還有多餘心思顧好功課?

大學聯考失利,報考軍校時還將政戰學校影劇系列為志願選項,延續演話劇的熱情,差點走上演藝之途。可惜與影劇系擦肩而過,自此離「星願」愈來愈遠,此生再無任何交集。

 

2劇情簡介.jpg 

收藏了四十年的「劇情簡介」。

 

   四十年後再回想那段充滿悸動與憧憬的年少歲月,從箱底翻出一直保存的油印劇本、褪色黑白劇照、相關剪報等陳年物事,心裡不禁湧現那一張張慘綠年代的年輕臉龐,算起來,當年的小伙子、小姑娘們,如今都是近花甲之年的壯翁、熟婦了!

   當年參與「禮義」家族的同學是:曾鳳娟、葉秋珍、劉怡明、李智華、童自清、王晶、王琨琨、白文強、李宗祐、王瑞卿、嚴武君、郝珊梅、謝臺英、段麗芳、李桂靖、陳素珍、周玉臺、劉忠華、王蓉芝、黃郁清、徐建安、王榮、黎抜佳、張迪南、平展南、張益華、萬建南、黃瑞銘、李世明、王漢鍾。欣逢建國一百年,謹誌這段塵封四十載的陳年往事,聊表慶讚與懷舊之忱。

   去年重返台南學苑,見到這座當年讓我沈浸於舞台劇的建物風華已逝,像在夕陰下無語低迴,令人有些失落感。錢穆先生曾謂:「忘不了的人和事,才是真生命。」「禮義之家」和參與演出的卅幾位同學,早已融進我「真生命」之中,不會隨歲月流逝、台南學苑的老舊斑駁而褪色。(四之四)

 

40年前二中校門.jpg 

當年的台南二中校門,感謝她讓我眼界初開,接觸到許多美好的事物…

 

5南二中校訓.jpg 

二中校訓,年少的我曾身體力行,卻不小心將之演繹成「止於至樂」!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目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