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

民國四十八年,媽媽抱著剛出生不久的斐妹,全家在南化民眾服務站前合影(站在後方的是父親,左前是大目仔,右前是勇仔)。

 

   父親的第二句名言是「子孫賢於我,留錢做什麼?子孫不如我,留錢做什麼?」(這句話直到讀大學時,才知道源自林則徐的一副對聯「子孫若如我,留錢做什麼,賢而多財,則損其志;子孫不如我,留錢做什麼,愚而多財,益增其過。」)父親一個人的收入得養活一家七口,不可能有餘裕置產存錢留給兒孫,事實上,父親直到臨終,還沒有一棟屬於自己的房舍。

   父親常對人說:「我一輩子沒買房子,可是,也可以說擁有好幾棟房子,我養兒育女,讓他們都有能力自己買屋,他們的房子也算是我的。」這就是父親的置產邏輯,他一生念茲在茲,竭盡所能的,是要「子孫賢於我」,他確信,只要做到了,就是留給我們最好的「資產」;如果做不到,就算留下萬貫家財,又能讓兒女揮霍多久?

   父親最常說的第三句話是「人而無恆,不可以作巫醫」。從小聽父親口述,一直不懂「恆心」怎麼和「浮衣」扯得上關係(湖南鄉音ㄨ總是加入ㄈ的音),也不太敢問,反正知道父親是在強調「有恆」的重要性就對了。

   老人家祭出這道家訓,多半是見我在學校成績退步之時。他認為讀書就是「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」,也像「平原走馬,易放難收」,所以必須專心致志,持之以恆。父親不止一次舉他小時候的「糗」事做為例證。

   父親小時候愛玩不愛唸書,令爺爺十分頭疼,有一天,將父親喚到跟前,問道:「你不想唸書,我可以成全你,但總不能整天在家裡游手好閒,這樣吧,我給你一個畚箕,一支竹夾子,人家上學的時候,你就出去玩,順便撿些牛糞狗屎,看人家放學了,你就帶回來交差!」

   父親一聽爺爺准他不上學,還可以整天出去遊玩,與奮得滿口答應。

   頭幾天,邊玩邊撿牛糞狗屎,心裡快活極了。幾天之後,開始覺得無趣,有些羡慕人家穿戴整齊去上學。又過一段時日,實在彆不住了,就去對爺爺說:「我不想再撿牛糞狗屎了,還是去上學比較快活!」從此之後,父親再也不敢有不想上學的念頭。

   讀書、習字、修身、養性都得持之以恆,父親反覆強調「人而無恆,不可以作巫醫」,聽過無數次,對「修練恆心」究竟有多少助益,很難驗證,只知道父親在世的時候,我一想到「浮衣」二字就想笑;如今父親不在了,一陣悵然的同時,也追憶父親在每個深夜「言之諄諄」的形貌。

   父親的職務調動頻繁,家也經常隨之東搬西遷,我清楚記得,不管家搬到哪裡,客廳總是懸掛著兩幅字,一是小楷「朱柏盧治家格言」,一是「能耐天磨真鐵漢,不遭人嫉是庸才」的行草對聯。

   「朱柏盧治家格言」常被父親用來作為課子的基本教材。其中有三句更是讓我聽得熟透。

   「黎明即起,灑掃庭除,要內外整潔;既昏便息,關鎖門戶,必親自檢點」。

   前半段,父親嚴格要求我與二弟身體力行(後半段應該算是大人的事)。每天早上,兄弟倆必須比父親早起,先摺好棉被,然後分別打掃前、後院,時間充裕便掃得澈底,起晚了則以最快的速度在泥土上留下竹帚耙過的痕跡,倘若睡到被父親喚醒,鐵定得加上一頓責罰。

   後來讀軍校,發現晨起整內務、打掃,都是從小再熟悉不過的事,別人難以適應,我則習以為常,不以為苦,真得感謝父親的「先見之明」。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目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