唱完〈淚的小花〉,就讀到王維詩作〈息夫人〉,花淚人淚今古呼應,令人格外有感。
王維這首五絕只有20字,題下的《本事詩》卻用了92個字說明詩作緣起,那是一則感人至深的「鳳還巢」故事。
話說唐玄宗的大哥李憲,看上了鄰家製餅師傅長得「纖白明媚」的妻子,便砸了一筆「厚禮」請餅師讓妻。
堂堂當朝寧王爺,區區小老百姓哪裡得罪得起,只能忍痛割愛。
李憲對這位得手的嬌妻百般寵愛,一年多過去了,有一天莫名奇妙問她:「妳還會想念以前的先生嗎?」
女人怎麼回答,故事沒交代,也許是默認了,李憲便召那前夫來與她見面。
這對被拆散的鴛鴦一見面,女人情不自禁淚流滿面,顯然,舊情綿綿難忘懷。
在座見證這傷感場面的十多位文士無不悽然,李憲要求賦詩敘事,王維率先完成,借用春秋時期息夫人的典故寫了這首五絕:
莫以今時寵,難忘舊日恩。看花滿眼淚,不共楚王言。
詩佛一出手,誰還敢獻醜?一槌定音,「今時寵」pk.「舊日恩」,接下來的劇情該怎麼寫?擁有主場優勢加執筆權的李憲決定效法前朝楊素先生成全「破鏡重圓」的美德,當即將女人還給製餅師傅,讓她不再「看花滿眼淚」,讓他不再「被冷心牽掛」。
李憲在歷史上以「讓」出名,「讓妻」不夠看,「讓皇位」才是大手筆,他本是唐睿宗李旦的長子,是理所當然繼位的皇太子,可是李憲自願放棄了,將皇帝寶座讓給弟弟李隆基,有人說李憲才具不如李隆基,擔心「玄武門之變」再度發生,成為另一個李建成,捨了皇位保老命,果然快樂安穩享天年,死了之後還被追尊「讓皇帝」。
相對而言,「讓妻」就不算什麼佳話了,楊素先生可不是先搶人家的老婆再放手,李憲先生用權與錢強奪人妻在先,有價「借用」年餘再脫手,這不就是廣義的「始亂終棄」?
王維不是繫鈴人,倒成了解鈴人,只用二十個字便促成破「餅」重圓,不知道製餅師夫婦怎麼謝他「再造」之恩?
唱〈淚的小花〉,詠〈息夫人〉詩,想想「讓」這個字真是有意思,本意既是「詰責以辭」,又是「允恭克讓」,若定位為美德,還是得推究初心才允妥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