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親情,常常像擋在眼前的一張巨網,習慣性將心靈焦距放在網上,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羈絆!只有聚焦遠處,才有可能無視羅網。這樣說吧,視距的遠近永遠與包容的寬窄成正比。

龍應台日前在接受中時電子報專訪指出,東方世界受儒家思想影響習慣將年輕人當小孩看,致使年輕人成熟特別慢,獨立判斷的能力也低落。

對於現在的父母,龍應台也指出四、五十歲的人太容易自以為是!自以為自己懂得多,自以為做的都是為青少年好,「其實這是一個暴力,你憑什麼認為你懂得比他多?新一代年輕人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世界,你怎麼知道全球化和網路對他們未來所帶來的影響?你憑什麼將你的經驗強加諸他們的身上?」龍應台建議,做父母的應該要把自己放低、放空,從頭學起,把自己的兒女當作「外國人」,從頭認識他們的文化。她強調,面對新世紀、新時代、新人類,不努力做朋友般的對話,兩代之間很難找到出口。

龍應台說,現在五十五歲的她,對七、八十歲的父母親,有著滿心的疼惜,想追回與他們相處的歲月,因為他們剩下的時間不多了。但對於年輕人,也許不需要等到五十歲再回頭了解父母,何不現在就把鑰匙交到你父母手裡,引導他們了解你,教他們如何進入你的世界,這是青少年可以主動出擊的事情,不用等到父母親八十歲。

很多人對於下一代有很多的要求,其實是不必要的,因為你給他的東西不見得是他需要的;未來他們要面對的問題,是我們想像不到的問題;未來他們所需要的工具,也是我們想像不到的;未來他們所要面對的環境,更是我們無法給予的。試著去了解他們,不要給予過多的要求或苛責,培養他們獨立思考、創新的能力,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

老胡和「班長」正是龍應台所稱「太容易自以為是」的四、五十歲世代,而我們也「正好」受儒家思想影響至深,習慣性將已廿四歲的兒子當小孩看待,至於他是否「成熟特別慢,獨立判斷的能力也低落」,我們會認同這樣的答案,可是兒子一定堅決否認,代溝真是越來越難以跨越。

時空阻隔下的溝通何其困難,現在唯一能做的,就是讓兒子海闊天空,但也希望他在自由飛翔的同時,一定不要還咬著「奶嘴」不放,否則,鐵定飛不高,飛不遠,也飛不好。

對於瑋瑋,我們的期望與要求是不是操之過急?近來總覺得她學英語的成效不夠顯著,練琴還是習慣性的漫不經心,對「該做的事」總是拖拖拉拉……是不是該如龍應台所說的,只需「試著去了解他們,不要給予過多的要求或苛責,培養他們獨立思考、創新的能力」,即可化解所有的緊張關係?

從一大早起,老胡就對瑋妹嘮嘮叨叨,語多不耐。到了晚上,瑋瑋終於作出回應:「最好我每天只跟你見面一次(按:應該就是就寢前的「抱抱親親」),這樣就只需要聽你『罵』(按:這個字不符事實,用『數落』比較正確)一次就好!」

從瑋瑋嘴裡冒出這句話,令老胡一時目瞪口呆。當父母親的,總是覺得自己茹苦含辛,所為何來?兒女怎會不知感恩圖報呢?偏偏兒女相對應的感覺卻是「你們怎不先管管自己那張總是碎碎唸的嘴巴」?他們的意思似乎是:「感恩圖報」得看心情,誰會在「動輒被罵」的情境下大唱「感恩的心」?

老胡心裡也很清楚,面對全新的學習與生活環境,最該運用的策略應是「以時間換取空間」,但是,「龜毛成性」的老胡和「急切如昔」的「班長」,直覺反應都受不了「凡事磨蹭、泡蘑菇」,看來,我們要自我改造的空間還不小。

如果還是繼續堅持「一千零一套」與兒女相處的方式,看來,也只能等到七老八十的時候,才有希望領受兒女的「疼惜」囉!如果覺悟得早,現在就對那「一個半的外國人(大瑞算「一個」,小瑋算「半個」)」稍稍做心態上的調整,或許可提前十年吧!要年過半百的人「完全放空、放低自己,從頭學起」,真是難啊!

所以,龍應台女士,儘管老胡勉強同意妳的觀點,但是,「曲高和寡」真的很難改變什麼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大目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